中老鐵路通車以來,25個省份先后開行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。昆明局集團公司積極實行“瀾湄快線+跨境電商”“中老鐵路+中歐班列”等國際鐵路運輸新模式,常態化開行“瀾湄快線”國際貨物列車、入境水果冷鏈班列,跨境貨運能力持續提升。(人民鐵道網)
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。中老鐵路到來之前,老撾僅有一段長約3.5公里的鐵路連接泰國。交通桎梏導致老撾經濟發展長期落后,中老鐵路從開工到運營,一條夢想的坦途一幀幀在老撾人眼前鋪陳開來,貧窮褪去、希望展現。
中老鐵路縮短了“空間距離”。從昆明到萬象10小時即可通達,兩國之間實現“夕發朝至”。對于我國來說,2021年12月3日開通的中老鐵路,結束了我國西南邊陲民族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;對東南亞人民來說,中老鐵路的開通無疑將為兩國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快捷的交通,在物流運輸方面也實現了歷史性地飛躍。老撾礦產資源豐富,但由于地理環境的原因,老撾的礦產資源運輸十分不便,鐵路開通后,可以很容易地向中國出售老朋友的礦產資源。
中老鐵路拉動經濟發展。作為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重要載體,中老鐵路不僅打通了東南亞腹地,為中國與老撾、泰國、柬埔寨等國架設起便捷的陸運新通道,同時助力沿線地區經濟駛入快車道。截至目前,中老鐵路運輸貨品也從開通初期的化肥、百貨,增加至目前的電子、光伏、汽車、紡織等產品,品類不斷增加,中老鐵路逐步打通了連接國內市場和南亞東南亞的經濟通道,為沿線經濟發展和區域共同繁榮鋪設快車道,也助推了區域經濟復蘇。
中老鐵路促進了互聯互通。截至今年1月31日,中老鐵路累計開行旅客列車2萬列,發送旅客1030萬人次,跨境運輸的貨物擴展至1200多種。中老鐵路的開通,讓老撾“陸鎖國”變“陸聯國”的愿望成真,也讓一幅區域互聯互通的圖景愈加清晰:中老鐵路已與西部陸海新通道、中歐班列等實現連接,貨物運往老撾、泰國、新加坡等10多個沿線國家,成功打造“一帶一路”樣板工程,黃金線路作用愈加明顯,促進了東南亞國家人民之間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共贏。
中國同老撾等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一道,發揮好中老鐵路的旗艦作用,攜手打造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示范區,將為地區國家人民帶來更多福祉。(龔海)